289 以厨会友-《我的饭馆通北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这雪花鸡淖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。

    鸡肉和蛋清是再寻常不过的食材,何以能做出如积雪堆迭的状态?

    他皱眉苦思良久,仍不得要领。

    王辩本想询问周铛头的评价,但见其眉头紧皱,神色复杂,话到嘴边又咽下。

    共事多年,他深知周铛头脾气火爆,矾楼里的铛头、学徒若做出好菜,他未必会夸赞,可一旦没能达到他的要求,便会被他骂得狗血淋头。

    王辩还是头一回见他尝菜尝到沉默。

    谢居安倒是赞不绝口:“妙极!妙极!”

    他虽非庖厨出身,却也能看出此菜神乎其技,即便是享誉京师的周铛头,也未必能做出来。

    好一个无名氏!

    无怪能得官家青眼,当真有些本事!

    谢正亮只频频动筷,他先前在雅间并未尝得此菜,这一趟真不白来!

    厨房里,宝塔肉已蒸够时辰。

    吴铭将油菜下入盐水中烫熟,打底摆盘,随后取出模具,扣在油菜上。

    三个厨娘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尖尖的模具,既好奇又略显紧张。

    当模具揭开的刹那,厨房里响起整齐划一的惊叹。

    完美!

    吴铭也稍微松一口气,他有阵子没做这道菜了,幸好手艺没落下。

    调个酱汁,当头淋下,扬声唤道:“走菜——”

    李二郎进厨房端菜时,四人无不翘首以盼。

    吃罢前两道菜,四人对吴掌柜的手艺已不再有任何质疑,此刻只想看他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。

    人对饮食的追求往往具有两面性,一方面会怀念熟悉的味道,另一方面又向往陌生而新鲜的体验。

    在座皆是饱尝美食之人,难得品尝到令人唇齿一新的菜肴。

    这位无名氏却非常轻易地做到了,在别的庖厨看来千难万难的创新,他却能列出整整一张食单,这还不是吴掌柜的上限,而是纸张的上限。

    譬如这食单上不曾列出的宝塔肉,但见酱色的肉块层层迭起成塔状,顶尖底阔,稳稳立在摆成圆形的青翠油菜上。

    热气蒸腾,裹挟着醇厚的脂香及浓郁的咸鲜香气扑鼻,正是适才进店时嗅见的浓香。

    乍一看以为是肉块堆迭而成,直到伸箸夹取,才惊觉内里别有洞天!

    竟是中空的!

    外层以薄薄的肉片搭就塔身,内里则以细碎的腌菜填充。

    怪哉!

    这等造型又是如何做出来的?一片片薄肉堆迭,竟然不倒不塌?

    周端夹起底层的肉片,霎时愕然瞠目。

    这些肉片竟是连在一起的!

    这得有多长?!

    且不论将一整块肉切成连续不断的薄片,难度有多高,即便能做到,他也完全想象不出,如何将之盘成塔状。

    宝塔肉已蒸至绵软,稍一用力,便将肉片撕下。

    入口是浓厚的咸鲜酱香,肥肉一抿即化,瘦肉同样软烂,不待他细细品味,吸足了酱汁的肉片便已滑过喉间,唯余醇厚的脂香在口中荡漾。

    谢正亮率先唤道:“来碗米饭!”

    一个时辰前,他才在吴记大快朵颐,饿倒不饿,顶多只能再干两碗米饭。

    王辩和周端亦各要一碗,谢居安只要半碗。

    四人皆是饕客,深知此菜合该配饭食用。

    诸般惊叹暂且抛之脑后,先干饭!

    店堂里安静,唯有碗筷相碰的脆响及轻微的咀嚼声。

    两菜一汤转眼即尽。

    “嗝……”

    谢正亮抚摸着鼓胀的肚皮,一脸满足地打个饱嗝。

    这回是真饱了,再吃便要溢出来了。

    李二郎进厨房里通传。

    见时辰不早,吴铭让三个厨娘着手备料,他则随二郎至店堂里同客人唠嗑,询问食后感。

    谢家父子和王掌柜皆赞不绝口,唯有周端长叹一声:“后生可畏!后生可畏啊!”

    另三人是食客,只知吴掌柜手艺卓绝,却不知高到何种程度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