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去玉虎关。”秦谢舟沉声道。 “那京城?” “传信给吴防寒,让他继续留在京城。” 秦谢舟不想再等下去,太后一日不除,他一日难以放心。 杨缎令也是这么觉得的,太后在他们全部的剿灭之下都能起死回生,此时不除,遥远必是大患。 做出这个决意后,他写了一封信给杨玉容易说明来龙去脉,让她在卫家放心养胎,等他除了太后便回来接她。 这个时间,他觉得快则半年,慢则一年。 “将军信里说了什麽?”急性质的薛鱼儿见杨玉对着信纸太息,不由得问。 杨玉合上信,“温昭没了。” “这个……之前老汉人说过了。”薛鱼儿道。 “他很难受。”杨玉手抚摩着不平整的信纸,便晓得写信的时候秦谢舟仍然泪洒信纸。 那是他的兄弟,他的伯仲,也是这世上仅有的会为温昭难过的人了。 薛鱼儿不说话了。 她不想说违心的话,她觉得温昭助桀为虐,晓得太后是暴徒,还屡屡帮她,最后也帮她逃跑,弄得将军和夫人这么难,她其实生不出什麽同情心来。 宝儿道:“夫人爱屋及乌罢了。夫民气疼的,是将军。” 一语中的。 杨玉站起来叹了口道:“这件事儿,也只能交给时间了。我也帮不上将军什麽。” 只偶然光能化解悲痛,不管如何,温昭这两个字,经刻在了秦谢舟心上。 听说秦谢舟北上追击太后去了,薛鱼儿道:“那我们便连续呆在这里?您要是生了孩子以后,孩子小,容易闹病,哪便那么容易回来?怎么不得五六岁再远程奔波?” 杨玉点点头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 这里是传统,可没有飞机高铁,一两个月的行程,大人都受不了,更何况孩子? 路上有个头痛脑热,大人孩子都很遭罪。 特别孩子小的时候,表白不清楚,病更是难过。 “那此时怎么办?”薛鱼儿道,“总不能等孩子五六岁再回来吧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