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那股铺天盖地却只针对白袍少年一人的皇道威压,就此撤回殿内,销声匿迹。 道元鼓动灵气蒸发额头汗水,继续向前走去。 来到大殿门前,就听到台阶下方传来尚九熙得尖尖嗓音, “三清山山主,道元觐见!” 人没多少,排场倒是蛮大,又不是金銮宝殿上的参拜,大可不必如此。 皇帝陛下如此做法,不得不让道元心里有所想法,不过想法归想法,手下可不停留,直接推开那扇华贵大门走了进去。 殿内一片漆黑,只有大殿中心站人的地方有一片光亮,道元没有利用感知探查大殿情况,不用猜也能知道,那位已一己之力统一九洲大地的皇帝陛下,此刻就坐在黑暗中的高台之上,只是无法探查到罢了。 道元行事,中规中矩,走到光亮地方站定,抱拳行礼,“三清山山主,道元,见过皇帝陛下。” 他们不是朝廷文武百官,不用见到皇帝陛下就三叩九拜,作为山上神仙,为大唐镇压一地气运所在的他们,不用如此客气。 许久之后,黑暗中传出声音, “嗯。” “不错,少年妖孽,十六岁的上五境,放到任何一座天下都是绝对凤毛麟角的人物,先前宫门前的一念破境,真是让人好不羡慕,别人可能一辈子都跨不过的一道修行路上分水岭,你却与个女童拉勾就能轻松越过,实在羡煞旁人。” 道元说道:“闻道有先后,修士拔高境界,一大部分看天赋,在一大部分就是运气,有时一念通达,道台通明,可能境界就会突破,我也只是一时间顿悟罢了,谈不上妖孽,陛下缪赞了。” “你这就是有些虚伪了啊,妖孽就是妖孽,你做的确实要比同龄人强出太多,这次叫你过来,一是朕想见见你这位人间道藏,二呢,就是想让你指点一下太子修行,如何。” 黑暗中再次飘出声音,犹如回音,从四面八方传入道元耳中。 大唐太子,何许人也,李晟的儿子,李晟虽然活了千年之久,可他几乎前半生都是没有子嗣,一心铺在大业上面,最近十几年来才有了诞下子嗣的想法,他口中的太子,就是他的第一个儿子,太子,李希安。 道元神色一震,觉得事情好像真的不是简单,于是拱手笑道:“陛下夸赞,道元谢过,可是教导太子一事,恐怕还是轮不到我这小辈来说,朝廷家大业大,太子殿下有陛下教导,我就不敢冒领了。” 李晟说道:“太子与你年纪相仿,同龄人之间说话做事也能聊的投机,道元山主可以再考虑考虑。” 道元心中明了,看来这一趟长安之行,注定不会一般,皇帝陛下一连三番几次想将自己留在宫中,自己断然不能如他所愿,眼下必须先出皇宫,第一时间就去驿馆接上小花白姑娘他们去找陆止汇合,帝王心思,实难揣测,如今能真正保下自己的,只有陆止,这位十二境的云端修士,想必唐皇不会傻到与对方交恶。 所以现在必须想出一个办法脱离此地,回去再说,道元转念一想,计上心头,不久前的开山大典,那瓶甘露酿的来历自己记得清楚,当时本以为庞北斗是与自己随口一说,可是之后有过一次飞剑传信告诉自己,杜康街的那家甘露酿买卖时候是有时间差别,一般时间不会贩卖,只有在每月二十五日当天才会售卖,若是那天没有买成,就只能等到下月这个时间。 恰巧不巧,今天正是十二月二十五日。 道元笑道:“陛下太过看重我了,我也就是山上初次下山,什么都不太懂,若是见了太子殿下还不知道是谁指导谁呢,若真到了那个时候,岂不枉费陛下一番苦心,道元在此谢过陛下,若是没什么事,我就告退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