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或许是心理压力太大,有人一边做题一边大哭,尤其是面对数学大题,抠破头都硬是想不出来,恨不得去跳楼。 监考老师对此见怪不怪,敲着他的桌子让他不要打搅到别的同学,不然就让他出去洗个脸再回来考试。 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理化,第二天上午数学下午语文。 等到了次日下午,考场明显空了将近五分之一的座位,显然是有人因为数学题而道心破碎,彻底放弃了考试机会。 高考结束,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地对答案,试卷全被封存批阅。 大概一个月左右会出成绩,然后根据县区街道给每个考生发一张纸——晴旸市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卡片。 顶端写着每个人的基本信息,包括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。 底下是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,每人能填三个,后面有个是否服从分配的小框,何瑞雪写了否。 至于最底下一行便是填写各科的分数,这年头都是百分制。 何瑞雪考得还行,各科都在八十分以上,其中政治和理化上了九十。 如今能报考的学校并不多,填来填去就那么几个,虽然各个大学都是翻倍扩招,但因为参加考试的人数实在庞大。 根据后世的数据,这届高考的录取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五。 一百人里面只有四五个人能有上大学的机会,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。 他们省内的录取分数线大概在二百八十左右,何瑞雪的总分勉强三百五,心心念念的燕京大学应当能够得上,但热门学科有点悬。 她斟酌了半天,第一志愿选择了经济系。 这个系虽然已经开设,但比起其他学科称得上冷门。 毕竟大家都被当年的势头给吓怕了,对经济资本相关的事物避之不及,她进去也算是捡了个漏。 而且这一届的经济系可是出了不少鼎鼎有名的大牛,教授团队的含金量更是后无来者。 有同班同系的情谊在,她往后不论是人脉还是信息渠道都不会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