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物资还是武器都是十分落后的年代,靠着各种神出鬼没的战术,以少胜多,打的对方落花流水。 当然,除了那位伟人的战术,还有我们的先辈用鲜血和身躯铸就了我们的和平。 所以那位伟人的经典战术,高中时他们有一位老师就十分喜欢跟他们分享,那个时候出名的战术也是李景行印象最深的。 就是四渡赤水,那个时候他就觉得伟人真的超牛,怎么会有人这么大胆,就感觉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。 到现在李景行还能历历在目。想起当时的场景。 只见他们历史老师,先给他们画了一个示意图,也是简单的地形图。 先是给他们抛出一系列的数字,“敌军四十万,我军3万。敌军七路联军。分别是薛岳领将的嫡系。 黔军,滇军,川军,湘军,桂军,粤军。而我军却孤立无援,那时候26军团,红四川面军都远在天边。” 那时候同学们听到这,都纷纷举手提问。 “老师,那这仗还能打吗?” 只见他们历史范老师,指着底下的众人。 “唉,你们这话,未战怯战,蛊惑军心,理应问斩。”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,他们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历史老师上的课,实在特别有意思。 既能让你了解了知识,又能让你听得热血沸腾。 想到这里的李景行,觉得自己干脆以伟人写一篇小说,把他的战术都收集进去,到时候他相信这群大老粗一定会恨不得此生能见一见这种神人。 李景行在给他们讲解战术的时候,也换了一种方式,把四渡赤水的战术给他们说了一遍。 刚开始他们听到人数的时候,瞬间就瞪大了眼睛。 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,“这样的仗真的能打赢吗?” 李景行突然就露出了迷之微笑,这种熟悉的感觉,让他有些恍惚。 嘴里不自觉的就把那句话说了出来,总算是理解了当时历史老师的爽感。 “黄将军,这我就要批评你了,未战怯战,蛊惑军心,理应问斩。” 黄将军还真被唬住了,这一瞬间脸都变白了。 主要是李景行说的一点没错,身为一个将军,就算知道这场仗打不赢,也不能让底下的士兵没有斗志和战意。 其中军队和地方都被李景行改成古代的名称。 当看到李景行讲的战术如此出神入化,虽然里面的主人公并不是他,但不妨碍他们听的热血沸腾。 看到李景行故事里面的主角,被敌人层层包围,还能艰难的突破,往其他地方转移。 最让他们触目惊心的是,为了让大部队横渡江河,竟然以人身为桥,这样的场景让他们不敢想象,也十分震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