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忘忧城前-《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》
第(1/3)页
忘忧城的镇守出面,是想搞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,如今混乱的局面,再继续下去确实容易出变故,倒不如先休战,把人撤回来。
城门楼上,镇守就问起了傅南竹,陇骑兵的统领也来到了忘忧城。
但傅南竹又不好明说。
说白了,他休战是私人原因。
虽然他没有背叛大隋,甚至也还没有背叛陈符荼,可这事好说不好听。
他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,宁十四是他的徒弟不假,更是如同他的亲生孩子,就像第一次怀疑陈景淮的时候,哪怕当时便有证据,他也很难报仇。
毕竟他们一个是君,一个是臣。
虽然现在陈符荼也是君,可若登基的事有问题,那他自然就不算是君。
所以傅南竹只能拦住陈重锦,休战是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,要么证实陈符荼的确有罪,且宁十四的死也有他的参与,要么证实陈重锦的话是谎言,他才能坚定的做出选择。
无论旁人能理解或不能理解,傅南竹都要得到个真相。
错在陈符荼,他不仅能借此为宁十四报仇,也能依着隋高祖皇帝的规矩,拨乱反正,若错在陈重锦,他自然豁出命的竭力一战,就算打赢了,他也愿意在陈符荼的面前请罪赴死。
没有什么人是能时刻保持理性的,傅南竹要按自己心里的想法行事,且愿意承担所有的后果,但既然不够理性,自是也不会想能否承担得起。
就在他考虑是否亲自回神都询问陈符荼的时候,乌啼城主、张止境率领着武神祠的武夫以及数万的神都鳞卫到了战场。
而渐离者新的情报也送到了陈重锦的手里。
他得知了神都的布局。
明确了张止境与乌啼城主是陈符荼能拿出来的最强战力。
他当即转头看着杨砚问道:“外高祖,胜算几何?”
杨砚说道:“重伤未愈的张止境不足为虑,乌啼城主也只是我的手下败将,我的力量处在最巅峰,所以有自信对付他们两个。”
陈重锦说道:“那我就放心了。”
后续的队伍将绕过忘忧城直抵神都,或者说有须椭军在的麓山,因为绕远,自然需要些时间,正好能把骁菓军、陇骑兵的主力都牵制在这里。
那辆马车已经不见,除了少数的渐离者,剩下的都已分散越过了忘忧城,只要解决在抵抗的须椭军的将领,站在己方的须椭军,就能彻底掌控麓山。
然后奇袭神都。
陶惜也已经去了麓山。
倒不是说陈重锦多么信任渐离者,目前为止他们确实出力很多,无论藏着什么目的,当下应该不会出什么差错。
忘忧城前的人很多,大举的调动自然会被发现,但少数的人离开能做到无声无息,所以陈重锦就下令让修为高的都撤出此地,前往麓山,也算有个保障。
杨砚走到了阵前。
张止境回眸瞧了眼忘忧城前的大军,双方为何没打,他并不怎么在意,其实只要解决了杨砚,陈重锦就毫无胜算,那么底下的人能少些伤亡自然最好。
他让武神祠的武夫以及神都鳞卫也都往后撤。
两军阵前就只剩杨砚、乌啼城主与他三个人。
双方因此都变得很安静。
只有猎猎风声在肆虐着。
杨砚看着他们说道:“陛下曾当面写下诏书,也就在那个时候,乌啼城主潜入宫中,随后神都的大乱,让得陛下一直没机会将诏书公布,我只想说,诸位莫要助纣为虐。”
当面不当面的并不重要。
就神都的大乱,也没人会说在这之前,陈景淮有被杨砚怎么着才写下诏书,乌啼城主虽当时在场,但又没见着诏书,所以这句话不是要证明什么。
只是作为师出有名的理由,自然得提。
张止境更是个压根不在意谁当皇帝的人,他笑着说道:“当初我在闭关的时候,而且是我徒儿破入陆地神仙境的关键时刻,你忽然闯进来,对我徒儿破境一事相当危险,虽然她最终成功破境,但这个事我可不会当做没发生。”
想到自己差点被刚破境的鱼青娉一剑斩杀,杨砚就不自觉脸皮一抽,虽然当时他已消耗很大,若在巅峰,拿捏对方还是很轻松的,可只讲事实,的确很丢人。
为了防止意外,杨砚就没打算再多说什么,必须尽快的解决这两个人。
张止境自是更不想多说废话,他直接朝着乌啼城主说道:“我帮你掠阵。”
杨砚轻挑眉,终究忍不住说道:“看来张老弟的伤势仍然很重,居然让别人打头阵,自己躲在后面,既是自觉无胜算,又何必跑来送死。”
张止境不耐烦说道:“别扯些没用的,要打就赶紧打。”
乌啼城主倒是很干脆,直接拔剑就杀了上去。
杨砚到嘴边的话也只能咽下,拔剑迎击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