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鞋厂和农机厂下游的关联企业几十家,间接的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。 他们当然有印象了。 “鉴于威来两个企业在行台的良好表现,在我和各方面联系后,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开了一次会。” “会议精神是什么?” “总体来说形势不错,也许会比较快地有结果。” 这自然是个好消息了,希望行台方面能在短时间内能有个答复。 为此江宇在行台耽搁了三天。 这三天显然是没有白耽误,在第三天他失去信心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,陆胜勇着急忙慌地打来了电话,说行台政府和机械工业局的人以及114厂的负责人要和他谈谈。 “你和他们说我最想要的是114厂了吗?” “是啊!否则他们怎么会带上114厂的人。” “他们说什么时候谈?” “他们不知道你现在就在行台,给了四天的时间,八号下午,在机械工业局会议室。” 这又白白的损失了四天的时间。 政府部门办事儿,只要确定了日期,基本上不太会更改。 所以,江宇只能再等四天。 这四天在肖飞的陪同下,把行台和十家庄周围的风景系统地看了看。 六月八号下午一点半,江宇在陆胜勇和赵燕飞的陪同下,来到了行台机械工业局的会议室。 (本章未完!) 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这里见到了行台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,机械工业局的车辆主管领导以及114厂的厂长。 行台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叫秦镇,他笑眯眯的和江宇握手。 “江宇同志!感谢威来集团为我们行台市经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,我代表行台市政府和各界人民感谢你了。” 这种场面话真的没什么营养,但还必须得讲。 江宇也只能和对方虚头巴脑。 “秦市长!这都是行台市历任领导的领导有方,我其实就是个商人,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导向,我其实什么也不是。” “江经理谦虚了,来!给你介绍一下,这位是机械工业局车辆管理处的处长何云山,这位是114厂的厂长张太凌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