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如果再过两年,大规模私有化时期,这样的一个厂子最后作价,它要是能超过三千万,他就是那八腿的驴。 “按照你这个估算法,这个厂子卖了也没啥意思呀?郑轻合资厂贷了好几个亿,这才卖回了几分之一。” “威哥!你们就这样算的是真有意思,合着你们掏出了真金白银,投资了一个新厂,然后指望把老厂卖了,把本钱卖回来,然后白赚一个新厂,这哪来那么多好事儿啊?你们这老等着天上掉馅儿饼,就不怕天上掉下个磨盘?” “哈哈!江总!你这个人说话是挺有意思的,不过好像你说的也挺在理的。” “这个老厂对你们来说是负担,因为他不能盈利,我说句不好听的,除非他们并入我未来集团还能发展起来,再谁来都是白扯。” “江总!以你们威来集团的实力,自己开个厂子不就完了吗?” “不是没有资质吗,若是有资质,我去费那个事呢,直接我就建新厂了。” “不对呀!你们集团不是造车了吗?而且还照着风生水起的。” “我们只有农用车的资质,我们造的车都属于农用车的范畴。” “你们那个小卡车也是农用车?” “是啊!四轮农用车。” “握草!你们的农用车造的,比很多大厂生产的轻型汽车还要规范,整了半天,你们都不是汽车呀。” “上(本章未完!) 第八百二十五章 吹牛没人质疑 当受骗了不是?” “这政策定的这不是葫芦搅茄子吗?这不都弄混了吗!” “那是上面的事情,用不着你***心,咱们还是讨论一下郑轻厂能不能卖的可行性吧!” “这个事情我们回去讨论讨论,要过些日子再说了。” 这个过些日子是一点准没有,它有可能是三天五天,也有可能是一个月,两个月,说不定半年也是它。 但这种事情还绝对是急不得的,这涉及到好几家背后的单位,要想统一思想怕是不太好办,只能慢慢等。 江宇和年威会面后,又和郑州机械工业局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谈。 对方是一个处长,姓冯,在座的还有几位干部,甚至还有记事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