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江宇抬腕看看时间,马上就四点了。 他这个时候如果去针织厂,估计到那里人家就下班了, 去了也是白去。 江宇冲进办公室拿起电话,拨通了针织厂。 “喂!你哪位?找谁?”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。 “你好!我是江宇, 我想问一下,针织厂为什么不供应给我们面料了?” “江宇?就是尖山公社鞋厂的那个江宇吗?” “是的!” “不供应面料就是不供应给你们了,没有什么原因。”电话里的声音有些蛮横。 “你这口气和不小啊,不供应给我们面料,你们针织厂怎么活下去?” “好像离了你们一个破鞋厂,我们就得要饭一样,我们照样能活下去。” 说完,电话咔嚓一声挂了。 这就是吹牛逼了,鞋厂没了针织厂江宇可以去别的厂找原料,但针织厂没有鞋厂用它的面料,它就得死。 特么的,老子本来高高兴兴的回来了,不到一头凉水在这儿等着,兜头挑战了他的头上。 明天去针织厂看看,针织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。 “小江!怎么样?”刘金生和赵崇有焦急地问。 “不知道!明天我过去看看就清楚了,先不管它,反正天塌不了。” “那咱们这次去广交会, 获得订单了吗?” “这个让刘师傅和你说说, 我看看坎上的房子这几天严宏丘的人忙活的怎么样了。” 江宇出了办公室, 来到了坎上。 八月份江宇让严宏丘的人在坎上建造厂房,现在两个月过去了,这个厂房已经初具规模。 原来这里的北墙已经彻底消失,新盖的厂房往墙外扩了十米,这样就多出了五百平的面积。 这个车间建好以后,江宇准备用来做拉杆箱。 五万二千个拉杆箱是以后鞋厂的重中之重,要保证它的产量。 五十米元等于一百七十二块五的华币,做到批量生产成本可以压缩到三十五元,这是多少利润? 一个拉杆箱有一百三十多元的利润,五万多个就是六七百万的利润,自然要成为企业的重点。 下边,刘金生在给赵崇有小黄等人科普。 “咱们的鞋和背包也卖了?四米元一双,这是多少钱呀?”小黄师傅问。 “你算呗,一米元等于三块四毛五咱们的钱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