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绾就是帝师,如今位极人臣,已是最好写照。 只是韩非很是特殊,他是朝中的忌讳,所以很少有人提这件事,再加上,扶苏那个时候太小了。 “陈年旧事,无凭无据,传出去,也无法服众。” 说这话时,扶苏的语气已经变了。 堂皇气势,自然有慑服在座凡夫之效。 “嘿,你不过是个小说家,嘴皮子溜罢了。我可告诉你,我的话,都是有凭据的。我的远亲本就在三川郡那一带有名的工匠。因为始皇帝陛下要东巡荆楚,所以他被派了过来修建楼船。这些事,都是他告诉我的。” 扶苏听了,自然脸色一青。 从三川郡到会稽郡,这事情怕是传的太开了。 要知道,谣言可是能把假的也变成真的。 一群老爷们才不担心议论这事情到底有没有危险。 秦国人可管不住他们的嘴,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。 何况这里是他们的地盘,于是这议论更肆无忌惮起来。 有人催促道: “这癞头一向是个较真的人,不然也不会跑到这会稽来。别理他了,你快继续说。” “这怨恨,可能就在这个时候积下的。等到秦国公子成了太子,这李斯身为权臣,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东阳君,可是不知道怎么的,太子竟然不肯。” 扶苏脸色一青。 “胡说八道!分明是始皇帝陛下不许。东阳君是秦国太子,怎么会在短短三年内接连娶朝中两位权臣的女儿。” 这番怒斥,倒是驳的那人一时间身子一僵。 他本就是从他远房亲戚酒后听来的,道听途书耳。 “我说的又不是你,你瞎激动什么?” 扶苏将头扭过去。 会稽的百姓竟然这么议论自己和李斯,是因为自己身处会稽,所以会稽百姓关心自己,这些问题,都值得细细探究。 如今人人都念叨着李斯,但是秦国的国相分明是王绾。 扶苏预感到,王绾大势已去,就连王戊,都忙着靠拢李家。 也不知道朝中如今到底情况几何。 不过,嬴政当时不答应那门婚事,明明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当时被确立为太子。 一国的储君,就算是娶个小妾,那都意义重大。 何况是一个权臣的女儿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