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杜鹃的失误(上)-《校园侦探司慧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几分钟后,回过神来的我瞧了瞧地上的尸体,心中开始盘算起脱罪的可能性。在过去近四十年的生命中,我的大脑从未像此刻这般冷静,思绪如电。

    这是一起由不幸失手而导致的误杀,如果我请来的律师足够老道,或许可以为我从法官那里争取到一个防卫过当,而非故意杀人的判决。后者是极其严重的指控,即使未被判处死刑,这一罪行的徒刑足可完全埋葬我的下半生。

    不过退一步来说,我其实连防卫过当的罪名都不想背负,因为殷顺兰根本不值得我赔上未来几十年的余生;但我也清楚地明白,现场的情况恐怕不会支持“正当防卫”的说辞。

    目前,殷顺兰的死亡还不为人所知:机构尚未开业,眼下此地既无教师也无学生,只有我们二人;同时机构的选址特殊,整座建筑被其独立承包,我也不必担心方才的动静被旁人听到;并且早在来时,我就优先将敞开的大门关上了,也断绝了外人进入的可能。这几点对我这个杀人凶手来说,真是莫大的优势。

    正当我全力琢磨如何伪造现场时,殷顺兰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屏幕亮起。我定睛一看,是一个备注“梁怡菲”的人发来的微信消息,其内容则让我惊惧不已:【殷老师,我已经到门口了,麻烦您帮我开下门,谢谢】

    这段文字对我的刺激不亚于五雷轰顶。看口吻,对方应该与殷顺兰提前有约,并且巧合地撞破了这个命案现场,把我堵在室内走脱不得,而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,将这一切痕迹抹平殆尽的。而且见其口吻,这个梁怡菲应该是来补课的学生,可机构明明还未开张,怎么会有人来呢?

    没办法了。我强忍着反胃与恶心,将尸体的右手握住,用殷顺兰的大拇指指纹解开了手机的锁屏,取消了开机密码和指纹锁的设置后,才安心地翻阅起她与梁怡菲的聊天记录。原来后者并非需要补习的学生,而是来自N市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,此行是来应聘英语老师一职的。昨天上午,两人才加上微信好友,因此她们的聊天记录不多,我却从中读出一个重要讯息,即梁怡菲与殷顺兰此前并不相识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殷顺兰使用了她的工作微信,而非个人微信与梁怡菲交流,而我确定她从未在这个微信号的朋友圈里发布过自己的照片。也就是说,即将到来的那名应聘者,恐怕全然不知道殷顺兰这个面试官的模样。

    在获悉了这一点后,一个魔鬼般的想法在我的脑海刹那间生成:就让我以此为契机,偷梁换柱一番如何?

    理智告诉我,也许随便找个借口,让梁怡菲就此打道回府才是上策。但她此时已经站在机构门口了,偏偏屋里的灯光又说明了有人在这儿,贸然让其离开难免惹来怀疑。可若我将她放入门来,小心应对,多少也能敷衍一时。

    这个计策绝对可行:首先,梁怡菲不可能想到她面前的“殷老师”是个冒牌货;其次,纵横商海多年的我,对我的演技亦很有信心,骗过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想必不是问题。当然,日后一旦殷顺兰的遗体被发现,作为“最后一个见过死者之人”的梁怡菲一定会被警方重点问询。届时,我的花招只会不攻自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