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448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,想当官的郑怀瑾-《权势巅峰:分手后,我青云直上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像他这么大的孩子,能有这么清晰的逻辑和主见,其实很难得。说明他观察力强,善于思考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你说的‘手段’……”

    郑仪苦笑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孩子的心思没那么复杂。他可能只是本能地觉得那样做有效,就去做了。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怎么引导。”

    “引导?”

    秦月走到丈夫身边。

    “怎么引导?你今天跟他讲的那些道理,他能听懂多少?我看他嘴上认错,心里未必服气。”

    “一次听不懂,就讲两次。两次听不懂,就讲三次。”

    郑仪的语气很坚定。

    “教育孩子,急不得。我们要做的,不是强行把他扳成我们想要的样子,而是要帮助他认识到,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,什么样的品格是值得追求的。”

    秦月看着丈夫冷静分析的模样,心里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,反而转向了更深远的考量。

    她轻轻叹了口气,倚在窗边,声音低了几分:

    “老郑,你说的道理我都懂。耐心引导,言传身教……这些我当然会做。可我担心的,不仅仅是怀瑾这孩子本身的性子。”

    她顿了顿。

    “你我都很清楚,你未来的路,绝不会止步于明州。怀瑾作为你的儿子,他头顶的光环,他未来可能接触到的环境,会无限放大他性格中的每一个特质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他这股聪明劲儿和强势用对了地方,自然是好事。可万一……万一走了偏路,学了些不该学的,以他可能拥有的资源和影响力,那对社会、对组织、甚至对咱们这个家,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和负担?我简直不敢细想。”

    郑仪闻言,神色也凝重起来。

    妻子考虑的,确实比他更深一层。

    位置越高,家人受到的关注和诱惑就越多,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也就越重。

    秦月转过身,直视着郑仪,语气带着一丝试探和决断:

    “所以我在想……我们是不是……再要一个孩子?”

    郑仪微微一怔,这个问题他们之前偶尔提过,但从未如此正式地在这样沉重的语境下讨论。

    秦月继续说着她的想法,思路清晰:

    “最好是个女儿。女儿贴心,性子通常柔和些,能中和一下家里的气场。万一怀瑾将来真的……有个妹妹在身边,或许能让他多些责任感,学会照顾人,懂得亲情羁绊,不至于太过孤傲自我。就算帮不上大忙,至少家里也能多一份温暖和平衡。”

    她的想法充满了母亲的深思熟虑和对家庭和谐的期盼。

    郑仪沉默着,走到妻子身边,揽住她的肩膀。

    他理解妻子的担忧和期望,这确实是一个看似可行的思路,但多年的政治生涯让他养成了凡事权衡利弊、考虑最复杂局面的习惯。

    他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,声音冷静:

    “月月,你的想法很好。有个女儿,确实是件美事,我也很期待。”

    他话锋一转,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且尖锐的假设,一个秦月可能有意无意回避了的可能性:

    “但是,你想过没有,万一……万一我们再生一个,不是女儿,又是个儿子呢?”

    郑仪的目光变得深邃,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种情形下可能出现的、更复杂的局面:

    “如果再来一个儿子,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了。”

    “兄弟二人,年龄相差几岁,都流淌着你我的血脉,都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。怀瑾已经展现出极强的个性和掌控欲。另一个儿子,会是什么样的性子?是同样强势,还是截然不同?”

    他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臂,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慎:

    “如果两个都是强势的男孩,那么‘兄弟阋墙’就不是一句空话了。他们会比较,会竞争,从小争父母的关注,长大了可能争夺更多的东西。那种内耗,对家族的损耗是巨大的,甚至可能成为别人攻击我们的软肋。”

    “退一步说,即使另一个儿子性子温和些,但如果他们两个非但没有内斗,反而……联合起来了呢?”

    郑仪的声音压得更低:

    “两个聪明、有背景、又深知权力运作规则的兄弟,若是同心协力,能量有多大?如果他们走的是正道,自然是家族幸事,甚至能成为一股强大的正面力量。可如果他们的心思歪了,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引导利用了,那‘兄弟联手’带来的破坏力,恐怕比单个‘坏孩子’要可怕十倍、百倍。那才真是覆巢之祸。”

    秦月听着丈夫的分析,后背不禁泛起一丝凉意。

    她发现,自己只想到了用“生女儿”来化解单一个儿子的潜在风险,而丈夫却已经想到了再生一个儿子可能引发的、更加难以掌控的连锁反应。

    他的思虑,远比她想象的更为深远和……冷酷。

    卧室内陷入了一阵长长的沉默。

    最终,郑仪叹了口气,将妻子拥入怀中,语气缓和下来,但立场依然清晰:

    “月月,我明白你的心。怀瑾的教育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事,我们必须投入十二分的精力,把他引导到正路上。至于再要一个孩子……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做出了决定:

    “我们可以考虑,但这绝不能仅仅作为平衡怀瑾性子的一个策略。我们需要想得更周全,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决定,也可能是一个……具有公共影响的决定。我们必须慎之又慎。”

    秦月靠在丈夫怀里,轻轻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她知道,丈夫是对的。

    在这个位置上,他们的每一个决定,尤其是关于继承人的问题,都不再是纯粹的私事。

    之前的担忧似乎找到了一个更复杂的出口,但前路也因此显得更加迷雾重重。她低声说:

    “我知道了。那我们……再好好想想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