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有的倒是动了心,但又担心: "万一联起来了,谁说了算?别到时候为这个打起来。" 最难的是老王家。 老王是县里有名的药材贩子,手里有点钱,也有点傲气。 林东去了三回,前两回连门都没进去。 第三回,林东索性在人家门口蹲了一宿。 早上老王开门,看见门口缩成一团的林东,雪都埋到肩膀了。 "你小子,真是个倔驴。进来吧,喝口热水。" 屋里暖和,林东的手脚这才有了知觉。 他哆哆嗦嗦地端起碗,热水顺着喉咙淌下去,整个人都活过来了。 "王叔,我不是为自己。"林东的声音还在打颤, "咱们这些人,在人家大买卖眼里,就跟蚂蚁似的。可蚂蚁也有蚂蚁的活法,只要抱成团......" 老王打断他:"行了行了,这些大道理我都懂。你就说,这事儿要是成了,靠山屯能不能一碗水端平?" "能。"林东站起身,眼睛直直地盯着老王, "我林东要是做不到,您随时可以退出。" 一个月后,兴安岭飘起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。 就在这场大雪里,七八个村的当家人,聚在了靠山屯的村委会。 屋里生着火,炕烧得滚烫,可人心比这炕还热。 大伙儿围坐成一圈,中间摆着个搪瓷缸子,里头泡着砖茶。 谁渴了就喝一口,传给下一个。 "咱们今天聚在这儿," 林东开了口,嗓子因为这些天的奔波,哑得不成样子, "不是为了分钱,是为了活路。" 他掏出一个小本子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这些天跑下来的情况: "张家的木耳,一斤能卖八毛。王家的人参,好的能到两块。李家的蘑菇......" "可咱们各卖各的,人家给多少就是多少。要是能联起来,统一个价,统一个标准,谁还敢小看咱们?"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