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黑脸膛师傅看了一眼窗外的大雨,又看了一眼在猪圈门口研究排水沟、被淋成落汤鸡的张大山,突然从自己那把老旧的藤椅上站了起来。 他走到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前,用一把黄铜钥匙“咔哒”一声打开。 他从里面抽出一本油腻腻、卷了边的本子,扔到王小虎面前的桌上。 “闲着也是闲着,自己看。” 王小虎的心脏猛地一跳! 他哆嗦着手翻开,上面密密麻麻, 全是手写的饲养记录、不同生长期的猪的饲料配比,甚至还有防疫针的注射日期和药品名称! 这哪里是本子,这分明是致富经啊! 王小虎掏出自己那个永远揣在兜里的小本本,头也不抬地疯狂抄录。 而张大山,一句话没问,只是默默地把黑脸膛师傅刚才开锁、翻找、扔本子的动作,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。 从那天起,冰山彻底融化了。 这个师傅会“不小心”把一张圈舍设计的草图落在桌上; 那个师傅会在巡栏的时候,嘀咕一句“今天湿度大,得加点干草”; 就连李场长,也在办公室窗户后头,指着埋头苦干的两人,对技术科长低声说了一句: “这两个兵,是好兵。” 一个月后,王小虎和张大山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踏上归途时,身后站了一排送行的老师傅。 黑脸膛师傅把两个还烫手的煮鸡蛋塞进张大山手里,闷声闷气地说:“路上吃。” 另一个师傅则把一包自家烙的油饼,硬塞给王小虎:“小子,机灵点,回去好好干。” 靠山屯。 林东家的土炕烧得滚烫,一盏煤油灯把几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,像晃动的山影。 全村的希望,都在这间小屋里。 “东哥,你都不知道,红星农场那套流程,太牛了!分阶段饲养、数据化管理、防疫网格化……我全记下来了!” 王小虎激动得满脸通红,把几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,“哗啦”一下全摊在炕上。 张大山则小心翼翼地,把那些宝贝一样的图纸和表格,一张张铺平。 林东的眼睛里,燃着一团火。 他没说话,只是伸出手指,轻轻拂过一张画得歪歪扭扭,但结构、尺寸、角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的“设计图”。 指尖传来的,是纸张的粗糙,更是千里之外,用汗水、笑脸,和那股拼劲换回来的希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