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小芳将信将疑地转过身,对着空旷的山谷,憋了半天,才细声细气地喊了句:“喂……” “大点声!”林东鼓励道。 “喂——!”她鼓足了勇气,声音陡然拔高。 山谷里传来了清晰的回声:“喂……喂……” “哎!这就对了!”林东笑了, “听见没?大山都回应你了!怕啥?咱们讲的,就是大山的故事,跟它提前打个招呼,应该的!” 学员们都笑了起来,小芳也破涕为笑,脸颊红扑扑的,眼里多了几分自信。 除了话术和仪态,林东还藏了个“秘密武器”。 他把几个嗓子好的姑娘叫到一边,神秘兮兮地说: “交给你们一个绝活。去跟村里上了岁数的老太太、老猎人,学几首地道的山歌、狩猎号子。” “以后客人来了,咱们讲累了,就给人家亮一嗓子!” “这不光是才艺,这是咱们老林区传下来的宝贝,是别的地方花多少钱都听不着的‘独一份’!这叫啥?这叫文化!” 姑娘们眼睛一亮,麻溜儿地行动起来。 没过几天,悠扬婉转的山歌,粗犷豪迈的号子,就在靠山屯的山岭间飘荡开来。 看着这支虽然还有些青涩,但一个个精神头十足,眼里闪着光的导游队伍,林东心里那块石头,总算落了地。 他知道,靠山屯这棵“迎客松”,算是被这帮年轻人给扮靓了。 万事俱备。 可新的问题,又清晰地摆在了眼前。 导游有了,景也弄好了,可客人呢?仅靠黄建发之前引来的几个人,根本不够。 路是修好了,导游也找了几个机灵的半大小子,可然后呢? 然后,就没然后了。 靠山屯这三个字,就像扔进兴安岭这片林海里的一颗石子,连个响儿都听不见。 信息闭塞得像被堵死的烟囱,外头的人谁知道你这山沟沟里开了花?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! “扯着嗓子喊‘来玩啊’,非把人当傻子不可。” 他嘟囔了一句,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,转身回了家。 屋里暖和,白雪正坐在窗边,对着一幅画出神。 林东一肚子火气没处撒,烦躁地在屋里踱了两圈,一抬头,目光和墙上的画撞了个正着。 那是白雪画的《雪后初晴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