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村口大槐树下,一群人正聚在一块闲聊。 有人大老远的看到了虞月婵,聊天的内容也因此转移到这个热门人物身上—— “快看!这就是许有田家亲闺女,你瞧瞧穿的这么俊,嘴巴也甜,见到人还知道打招呼。” “打招呼咋了?村里的大黄狗见到人还会摇尾巴呢!” “我觉得她跟琴琴没法比,琴琴天天帮家里干活,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。哪里像她,刚去村里小卖部买了一篮子东西,今天又去赶集。钱再多也经不住这么造啊!” 听到这个,一直沉默不语的秦晓燕重重叹口气。 其他人一脸八卦,“双全家的,你叹气干啥?” 秦晓燕苦着脸,“说了不怕大家笑话,许家都穷成这样了,还摊上这么个败家的。我那小姑子,亏待什么都不会亏待她这张嘴。 我公婆也是沾到她光了,一把年纪终于吃上了冰棍。有那个钱,给孩子买个作业本、买斤盐巴买包火柴不行吗?” “可不是吗,城里来的就是不一样。那天找我问路,问就问呗,还盯着我上看看下看看,一副瞧不起人的样。”讲话女人长着一颗媒婆痣。 正是虞月婵回来见到的第一个人,钱爱华。 “我说钱爱华,你可得操操心,给这丫头寻个好人家,说不定人家会请你吃冰棍呢!”有人打趣。 钱爱华撇嘴,“我可不是什么媒都说的,不义之财赚了也花的不踏实。” 说着重重叹息,“还是琴琴好,好人好事做多了,老天奖励她,她到城里享福去了。现在这个可不一样哟,这个样子,谁家好人敢娶?这丫头,怕是得砸到手里当老姑娘喽!!” 眼看虞月婵走近,大家自觉地转移开话题。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,“闺女,过来歇歇!” 虞月婵从人群中看到了钱爱华和秦晓燕,她很不喜欢这俩人。 问题是,你越躲着,这些人说的越厉害。 于是趁着人多,歇歇脚,拍点照。 旁边人见状,搬来一块薄石板给虞月婵坐。 “哟,这是去赶集了,买了不少好东西嘛!”钱爱华讲话酸溜溜。 虞月婵低头看向钱爱华面前的挎兜,“是啊,你也去赶了集吗?怎么空着手回来了?” “我可没你那么多钱铺张浪费。” “难怪,有时间不去赚钱,只顾着在这聊闲话了。”虞月婵撇撇嘴,很鄙视的样子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