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4章 姜还是老的辣(6.2k二合一)-《1984:国宴,你就煮颗白菜?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老太太的通透与豁达,让庄华宇和周砚皆是愣了愣。

    庄华宇已经做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,外加金钱攻势的准备,好瓦解这老太太对于家传手艺不得外传的执念。

    但老太太一开口,简洁明了:价格到位,一切可谈。

    能用钱解决的问题,那就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周砚抿嘴,他也没想到老太太竟然如此豁达,他听到庄华宇要买配方,下意识是拒绝的。

    想到的就是这配方是老太太的外公传下的,安身立命的手艺,把一大家子人从那乱世中养活,意义非凡。

    但既然老太太说卖,那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。

    老周同志和赵嬢嬢上楼午休去了,二楼客厅角落用木板搭了一张简易床,李丽华和赵红也能躺着午休一会。

    早上起得早,干的活又多,中午不睡会实在熬不住。

    “老太太,您觉得这配方卖多少钱合适?”庄华宇看着老太太问道。

    “你想买,你先开个价。”老太太靠着椅背,不紧不慢道:“这生意你也瞧见了,在这乡镇上,一天能卖百多斤卤肉,百多斤卤素菜。等他明年把店开到了城里,名气一打出去,那就没数了。”

    庄华宇和很多人谈过生意,跟这么一个乡镇上的老太太谈生意还是第一回。

    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老太太,往那把手都盘出油光的竹椅上一坐,从容不迫的模样,让久经商场的庄总有了几分压迫感。

    也对,她把卤菜卖成嘉州第一的时候,他还在石澳玩沙子呢。

    论做生意,她是老前辈。

    三教九流,打过交道的人比他多得多,那双眼睛跟明镜似的。

    斟酌了一会,庄华宇开口道:“配方一万,您觉得怎么样?这钱够在蓉城买一栋不错的房子了。”

    周砚看了眼老太太,一万这价格不低,如今的万元户确实哪都稀罕。

    老太太没有急着回答,看向周砚道:“周砚,你在嘉州修房子要花多少钱?”

    周砚伸出食指和大拇指:“八万。”

    “行,那就八万。”老太太看着庄华宇说道。

    “八万?”庄华宇的语调提高了几分,连连摇头:“高了!太高了!咱们做买卖漫天要价就地还钱,但也不能高的这么离谱啊?八万,佛跳墙的秘方我都能买到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看着他,等他说完了才笑道:“那你倒是还个价啊。”

    庄华宇:“……”

    怎么就不认真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八万呢?

    周砚抿嘴,把嘴角压住。

    庄华宇认真思考了一会,道:“最高四万,但我要香江的独家配方权,你们不能把配方再卖给香江人,和我形成竞争。”

    “行,就四万。”老太太点头。

    “嗯?”庄华宇愣了,这就答应了?

    爽快到让他觉得自己对半砍都喊高了。

    周砚的眼睛也瞪大了几分,还得是老太太啊,四万!

    这可真是一笔巨款啊!

    “你放心,我们做生意,诚信第一,卖给你了,肯定不会再卖给第二个香江人。”老太太补充道:“包教包会,中国人不骗中国人。”

    庄华宇闻言也笑了,点点头道:“行,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果然,姜还是老的辣。

    四万,价格不菲,但在他的预期内。

    这卤味确实相当不错,配方带回去,慢慢养一锅老卤水出来,早晚能挣回来。

    就是这砍价的过程吧,让他感觉每一步都踩在了老太太的节奏上,有种拳打棉花的无力感。

    算了算了,就当是给今天中午吃的那顿鱼买单了。

    这天下哪有白吃的饭。

    “那我们草拟一个合同吧,把这件事定下来。”庄华宇看着老太太说道。

    老太太悠然道:“你跟周砚签嘛,年轻人懂得起,我字都不认识三个,本来你也是向他买的,我这个老太婆就是帮他喊个价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庄华宇看向了周砚。

    周砚心头一暖,老太太这是准备要把卖配方的这笔钱给他啊,起身道:“庄先生里边请。”

    庄华宇跟着进了店铺。

    周砚从柜子里拿出两张画纸,对折裁成A4纸大小,从胸前取下钢笔拧开盖子。

    “这派克钢笔真漂亮,我也有一根。”庄华宇称赞道。

    “夏瑶送我的。”周砚说道,嘴角微微上扬,“庄先生你说这合同要怎么拟,我来写吧。”

    庄华宇略一思索道:“张氏卤味配方转让协议……”

    合同一式两份,条款比较简单,但基本涵盖了庄华宇先前提的要求。

    庄华宇拿着合同认真看了两遍,赞叹道:“你这字写的真好,笔法细腻,颇有颜楷的韵味。”

    “早年临摹过一段时间,只能说学了点皮毛,能看。”周砚微笑道,拿出印泥打开盖子,又把手里的钢笔递给庄华宇,“庄先生,那我们签字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庄华宇签上名字,等墨干了之后,按下自己的手印。

    周砚同样签名画押。

    “你先把配方写了,等会老姚出来,我让他给我周转四万块钱,我把钱给你,你再把配方给我,咱们钱货两清。”庄华宇把其中一份合同拿在手里,和周砚说道。

    “行。”周砚点头,没有异议。

    “你要在嘉州修个什么房子,要花八万?”庄华宇看着周砚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周砚微笑道:“准备在嘉州码头对面修个酒楼,买了个老宅推翻重建,顺便在旁边修个小院自住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这是给你资助了一半资金了?”庄华宇笑道。

    “可以这么说,原本计划是边挣边建,大概要花半年多的时间。”周砚笑着点头:“有了这笔钱,这个月就可以开始筹备,过了年开始动工,进度会比原计划快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挺好,内地钱不好挣,但也经花,四万在香江,还不一定能租个好门市。你倒是挺有规划性的,镇上到顶了,立马就往市里走。”庄华宇笑容中透着几分感慨。

    在周砚的身上,他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,从一个小小杀鱼档口做起,抓住一切机会,才有如今横跨多个行业的商业布局。

    周砚的身上,有股拼劲,更有一般人所没有的眼界和勇气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