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8 蛋烘糕-《我的饭馆通北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是糖画,经过这几天的实战演练,吴铭已经熟练掌握十二生肖的画法。

    至于另一样……

    “耶!”

    吴振华一进厨房就注意到那几口巴掌大的平底锅,看外形显然不是现代工业的产物。

    “你在那边买的嗦?”

    吴铭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没办法,现代器具带不过去,只能在东京寻找平替,工艺虽然粗糙了些,能用就行。

    “你要做蛋烘糕嗦?”

    老爷子一猜即中。

    蛋烘糕虽然带个“糕”字,其实并非什么正经糕点,更比不了广式、苏式、京式面点的精致,而是成都的特色小吃,相传始于清代道光年间,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。

    蛋烘糕用料普通,做法也极其简单,只需用鸡蛋、面粉和红糖调匀,在平底锅上烘煎而成,很适合出摊叫卖。

    吴铭记得二十年前,成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蛋烘糕的,那时候才卖五毛钱一个,现在涨了十倍不止,味道反而不如以前好了。

    吴振华瞬间来劲了,这个他会啊!谁还不曾走街串巷卖过蛋烘糕了?

    吴铭笑着招呼道:“都过来,让太师祖给你们露一手!”

    三个厨娘嗖一下便围聚上来。

    吴铭嘱咐何厨娘:“你仔细学,这道菜明日由你来做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何双双重重点头,难掩欣喜之色。

    某个无缘参与此次盛会的可怜娃不禁面露愁容。

    吴铭宽慰她一句:“你也认真学,以后有的是机会。”

    谢清欢轻轻“嗯”一声,这个大饼显然不足以慰藉她心里的苦闷。

    有人旁观,吴振华劲头更足,当即撸起袖子,把手洗净。

    取出一盆,倒入面粉,再依次放入蛋液、红糖和清水,搅成稠糊状,静置半小时。

    这期间本该准备馅料。

    传统的蛋烘糕只有甜咸两种味道,甜馅即是用芝麻、白糖和花生碎混合而成;咸馅就是大头菜炒肉末。

    在物资极大丰盛的今天,馅料早已跳脱出甜咸二味,万物皆可入馅,甚至衍生出夹奶油肉松这种邪道吃法,盛行一时。

    吴铭最喜欢的馅料是烂肉豇豆,考虑到今天只是教学,重在制作蛋皮,馅料就用榨菜凑合一下。

    半小时后,往面浆里放入发酵后的老面和适量的小苏打,搅拌均匀,开烤!

    烤制过程不难,只需控制好面浆的量和火候即可。

    如果用现代器具来做,这不算什么问题;但替换成宋代的器具,找准火候的难度便直线上升。

    吴振华许久不曾烤蛋烘糕了,手有点生,连翻两次车,终于把火候找准。待蛋烘糕表面均匀起泡,稀浆尽褪,加入馅料,对折合拢,出锅!

    三个厨娘趁热品尝,皆赞不绝口,此物简单却美味,明日现做现卖,必定大受欢迎!

    换何双双上手练习。

    谢清欢默默走开,忽见师父取出糯米粉,忙问:“师父打算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麻团。”

    明天肯定会有许多小孩儿光顾,光是吴铭知道的,就有三个小欧阳、小七娘和她的哥哥姐姐、苏辙等等,没有哪个小孩儿能够拒绝甜甜糯糯的麻团。

    麻团看着简简单单,做起来远比蛋烘糕难,对用料的配比和油温都有严格的要求,炸出来后皮薄且酥,立挺空心,即便放凉也不会回缩。

    吴铭虽非白案师傅出身,做个麻团还是手拿把掐的。

    用糖水将糯米粉和成面团,静置饧面,同时准备馅料,有豆沙和莲蓉两种。

    半小时后,将面团分成大块,随后搓条,揪剂子,按扁,包入馅料,封口捏圆。取一碗清水,将包好的团子沾湿,裹满白芝麻,即成麻团生坯。

    今天只做生坯,赐酺定于巳正时分正式开始,不止麻团,炸菜都可以留待明早再来炸制。

    吃过午饭做卤菜。

    还和以前一样,众人分工合作,只是以前仅他、小谢和二郎三人,今天有何双双、锦儿和孙福助力,效率倍增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