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1 剧组的写实-《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除了接送工作人员的大巴,各个部门还会设置自己的专属车辆,服装车、摄影车、灯光车……

    在摄影棚,每一个车厢,都是一间便携式的移动仓库。

    发电车的接线处,剧组很多大功率的灯光设备,民用电是带不动的,所以需要有一台专门的发电车为剧组供电。

    空调车的巨型管道,口径是家用机的数倍。

    一般情况下,剧组至少会准备一台空调车供主演使用,有条件的组,才会多增加几台给导演和现场工作人员使用。

    拍人造雨的戏,剧组会用管子接在储水车上放水

    装马的车,马匹是动物演员

    剧组的工作环境复杂,拍戏地点也时有不同。

    现代戏的转场节奏特别快,集中拍外景时,一天要城东城西地跑很多个地方;

    古装戏的拍摄环境就相对单纯多了,大部分时间都会驻扎在影视城,或者是已经搭好景的摄影棚。

    仙侠剧的很多场景都需要现搭。

    在山林里拍戏,最大的困扰是蛇蚁蚊虫,我到这种地方工作,多半会戴帽子,即便很潮热,也会把裤腿扎在袜子里,上衣扎进裤子里,防晒袖套藏进袖口里,总之,得尽量避免皮肤有裸露的地方。

    某部戏片场,上一次厕途经的迂回路,如果在野外拍戏,条件好的剧组会准备专用的公厕车,条件不好的剧组,会拿黑布或蓝布,圈一块地,然后直接在地上挖一个大坑,用来当厕所。

    剧组的女生少,片场扛机器的女生更少

    其实,我不是一毕业,就入了这行的。

    记得刚进剧组的时候,很多人看我是女生,都很好奇:

    你为什么干这个?

    剧组的女生少,大概也就十个人里面有两三个。

    而且,这仅有的两三个,还大都做服装或化妆。也就是说,片场扛机器的女生,更是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体能差异有关?

    拿我日常工作使用的单反来说,塞上电池的机身,再加上一枚长焦镜头,少说也有三几公斤重。

    每天在片场,我得抬着它工作十几个小时,来回走动拍照。期间,抬相机的手还不能抖,因为一抖,片就花了。

    很早之前我在微博发的一张图,在片场熬夜,我会在化妆间找个角落睡一会儿,有的剧组没这条件,如果困了,男生就直接躺在地上,女生不好意思躺,就找个位置坐着或者蹲会儿。

    所以最开始,我妈很不理解我:

    为什么想干这个?为什么不能去国企、事业单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,或者考考公务员?大学四年,上下加起来一共八个学期,其中有六个学期,她都在跟我发生争吵。

    可她不知道啊,我小学就很爱看电影了,初高中参与的课本剧拿了名次,上大学虽然顺了他们的意,去重庆的一所大学念了四年会计,但我同学在备考会计师资格证、ACCA的时候,我却一直在外面拍微电影、写脚本。

    临近毕业,我甚至拎着箱子去BJ,跑过大型影视公司的校招,也给现场的HR递过简历,还进过面试,但碰上北影、中传,甚至海外艺术类高校的专业型选手,我很遗憾没能走到最后。

    即便这样,我也没想过放弃。

    后来,不知道是不是我和我妈通过吵架,达成了某种和解,又或者她开始看到,我确实有在这个方向付出努力,总之,我面试失败后,她反而尽她所能,帮我找了一个教摄影的老师,让我跟着他学了一年。

    我也是因为这个契机,才有机会进到现在的行业。

    虽然这个行业的确很苦,但当我拍摄的第一个项目被用作宣传封面,放在腾讯视频的首页,微博上也有很多人转发那组照片时,能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巨大的!

    而且,片场就是一个实战场,不管是技术还是统筹,能学到很多,也能看到很多。

    就像我们这行的从业者,其实两极分化挺严重的,家境殷实、接受过系统艺术教育的人,与年纪轻轻就辍学,在剧组做帮工成长起来的人,都可以在同一个剧组工作,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很多有趣的碰撞。

    在剧组待久了,真的很容易脱节。

    每天睁眼、闭眼都是喊“咔”。

    一部戏拍完,接着就是下一部。在这种封闭的环境,其实很容易看不见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但我们的观众,恰恰就在真实的世界生活啊,他们可能996加班,可能会为自己掉头发哭,也可能是在下雨天出门,没注意就被路边的车溅了一身泥。

    我们不是要拍东西给他们看吗?

    所以,现在我每拍完一部戏,都会回老家待一段时间,和父母朋友在一起生活,听他们说说自己的事,也让自己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充充电。

    未来,我可能不会一直做剧照的工作。

    现在,我在努力存钱,希望能去更专业的院校进修。

    我一直有一个长远的目标,就是想朝着导演的方向前进,以后能有机会拍自己的作品,而不只是拍服务于宣传的剧照。

    但我不会强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多好,因为我已经想明白了,反正我就朝那个方向走,能走多远走多远,只要走到最后开心、不留遗憾,那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

    

    

    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