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曾经挂着“青年领袖协会”铭牌的活动室,牌子已经被摘掉,大门紧锁。 新改组的学生会发布了第一号公告,宣布所有活动经费、评优评先名额、勤工助学岗位将全部上网公示,接受全体同学监督。 图书馆、实验室的预约系统进行了升级,规则更加透明,以往那种长期被少数人“霸占”的情况消失了。 学生们发现,以前很难申请到的大型仪器设备,现在只要符合条件,按流程申请,就有机会使用。 赵明重新回到了实验室,这一次,没有人再给他使绊子。 他甚至成功申请到了使用那台崭新电子显微镜的机时。 当他透过目镜看到那片清晰的微观世界时,眼眶有些湿润。 他想起那个冬雨绵绵的清晨,陈默处长找到他老家,带来的那份沉重的承诺。 他默默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毕业论文实验中。 张明接到了来自新上任的财经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的电话,对方诚恳地向他了解了之前被迫离职的详细情况,并代表学校表达了歉意。 虽然过去的伤害无法完全抹去,但这份姿态,让他感到了久违的尊重。 那个在座谈会上勇敢站出来质疑保研公平的女生,接到了学校教务处的通知,她的保研资格问题被重新审核。 尽管最终结果还未可知,至少她赢得了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。 这些细微的变化,如同春风化雨,悄然改变着校园的生态。 曾经弥漫在学生中的那种无力感正在慢慢消退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新燃起的希望和对规则的信任。 几天后,李毅飞的办公室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。信是打印的,没有署名,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: “尊敬的领导: 您好! 我是一名江省大学的普通学生,就是上次在座谈会上第一个站起来反映图书馆占座问题的那个人。 也许您已经不记得我了,但这不重要。 我想告诉您的是,自从那次座谈会,特别是处理结果公布之后,我们感觉身边的空气都不一样了。 以前很多我们认为‘理所当然’的不公,现在真的在改变。 图书馆的位置需要靠提前预约和早去抢了,而不是看哪个社团的‘脸熟’;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