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换言之,他被庄孝成骗了! 正因敌视女帝,所以才从那时起,就与朝廷疏远,再没有进京,更连回京述职都公然拒绝。 而同样的,他并非被徐敬瑭以利益说服,而是赵师雄想扶持慕王这个王爷,推翻女帝,匡扶社稷! 看到这个结果后,赵都安先是觉得荒诞,可仔细回想,才察觉这可能是真相。 因为他清楚记得,很早前,贞宝提起赵师雄时曾对他说过。 说先帝暮年昏聩,留下了很多隐患,包括任用亲信太监,也包括对西南边军疏于约束,才导致赵师雄养寇自重,脱离了朝廷制衡。 但反过来,倘若真相并非先帝昏聩,而是先帝对赵师雄足够信任,所以才放权给他,导致其做大呢? 一切就说得通了…… 若是再考虑到,赵师雄膝下只有个女儿,且难以再诞下子嗣这个特点。 老皇帝对其信任,也有了理论依据。 如此一来,后续赵师雄从玄门政变后,开始对朝廷抵触,再到后来突然追随慕王,却死活不被慕王信任……就都说得通了。 也正因如此,赵都安才决定临时改变下策略。 所以,他才派了芸夕将赵珂儿送去。 或者说,他最早之所以选择,让芸夕完成这场护送任务,就已经是为了后续可能用到匡扶社的人,提早做的准备。 “将军,”赵都安缓缓坐直身体,笑道: “庄孝成那老贼招摇撞骗,我虽一再澄清,怎奈何人心中的成年如一座大山,将军先听信了庄孝成的话,我再说的天乱坠你也未必信。但,芸夕她们的话,总比我更可信些。” 赵师雄沉默了下,冷笑道: “焉知他们这些匡扶社人,是否已背弃初心,被你这奸佞之臣收慑?” 赵都安无奈道: “将军何必说气话。将军若对庄孝成的谎言真毫无怀疑,今日也不会来此与我相见了。 其实,戳破谎言的最好方法,便是时间。 陛下登基已三年,陛下一举一动,皆在将军眼中,是奸贼,还是仁君,天下人心头自有一杆秤在。若将军仍不信任,觉得远观看不清,何不走近些?” 赵师雄自嘲一笑:“你要我背主求荣么?” 赵都安摆手道: “此言差矣。将军乃朝廷大将,徐敬瑭乃谋逆奸贼,谈何背主?何况,如今局面下,徐敬瑭想必已整装待发,将要讨伐将军来了。不是么?” 赵师雄沉默! 事到如今,赵珂儿的事几分真假已不重要。 因为从赵珂儿踏入永嘉城那一刻起,赵师雄这个“勾结朝廷”的罪,已是坐实了。 赵都安的手段,恶心人的点就在这里。 哪怕一切操作,都清楚明白地告诉当事人,偏偏被算计的一方也已无路可走。 徐敬瑭不可能再信任他。 而匡扶社芸夕的那一番揭穿谎言的话,则令他攻打女帝的根本立场动摇。 “将军若不信,便将我等杀死在此,或可以我等人头,向徐敬瑭表明忠心。” “将军若信,赵大人命我给你带句话,请你入太仓府衙赴约,单独与他会面。” 这是芸夕对赵师雄说的话。 赵师雄一夜未眠,最终选择单刀赴会。 而他的选择,从踏入太仓府的那一刻起,也已尘埃落定。 “呵,说的好听,可我如何信你?你敢用我这个反贼?”赵师雄目光鄙夷,但语气已松动。 赵都安弯腰,将煮好的茶水递给他,平静道: “青州叛军指挥使卫显宗谋逆,按律当诛九族。 但我将他保了下来,还准他带兵,卫显宗因在与苏澹一战中立下军功,如今已升任小旗官,在东线作战,想必等明年,他至少能升至统领。” 他认真道: “我一向认为,说不如做。卫显宗谋逆,陛下容得下,又何尝差将军一人?若将军肯迷途知返,助我平叛,本都督可代陛下,告知天下,不追究将军之罪。” 赵师雄微微动容,这一刻,他从眼前的后生身上,看到了一股气吞山河的气魄。 那不是为将者的气魄。 也似并非为帅者之气魄。 沉默半晌,赵师雄忽然感慨: “你若是徐家子嗣,或许这诸王叛乱,都不会发生。” 快别这么说……赵都安干笑道: “陛下已提亲,只等天下太平,便是大婚时,皇夫也是徐家人啊……我要上皇家族谱的。” 方才那股气魄突然就烟消云散了,赵师雄都怀疑自己看错了,这个贱兮兮的家伙真是将自己算计到绝境的敌人? 自己堂堂大将,就给这么个没骨气的小白脸打败了? “……告辞!” 赵师雄起身就要走。 赵都安忙招呼:“喝了茶再走啊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