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大人要吃,属下这就去摘。” 郑老九叹息道: “第一批熟的梨子都烂了,我们想吃,小柔拦着不给。说要等大人凯旋。” 赵都安心头一暖,梨花堂的人是他第一批嫡系老部下,多次出差,跟随他出生入死。 这几个月不见,他也有些想念。笑着说道: “接下来很长一段时日,我都会常驻京师。这次也是因清流党内奸一案,受陛下委派,回来主持此事。” 四人精神一震,皆是一扫慵懒,战意高昂。 脸上洋溢真挚笑容,闲了这么久,他们终于可以活动下筋骨了。 赵都安没有浪费时间寒暄,问道: “小柔,关于此案的进度如何?详细情报说给我听。” “是!” 钱可柔用手背抹了下眼睛,破涕为笑,飞快拿出一迭资料: “咱们这段日子虽没做什么大事,但也盯着这案子。 昨晚督公也将资料送了过来,这是眼下衙门里掌握的,疑似与反王勾结的清流党内官员名单。 上头画着圈的几个已经抓了,都死咬着说是袁立指派……” 赵都安翻开资料,一页页飞快扫过,纸上的名字按官职品秩,从高到低排列。 足足有十几人。 而这绝对不是全部,定然还有尚未暴露的。 “很好,”赵都安丢下其余的纸页,只留下第一张,用手指了指名单上排在第一位的名字,道: “准备一下,叫上人,随本官去抓人。” 四人都愣住了,大人回来第一天,就直接抓人?而且是跳过小鱼。 直接抓最大的一条? 郑老九低声道: “大人,这个彭文良,乃是都察院的四品佥都御史……亦是清流党内支柱之一,若直接逮捕,是否……” 赵都安抬手,将面具重新戴上,起身道: “只管抓人,天塌了,我担着。” …… 总督堂外,庭院中的石桌旁。 英姿飒爽,眼角点缀泪痣,腰间悬着飞刀的水仙堂缉司海棠望向马阎: “督公,那位代理缉司,究竟是什么来头?” 旁边,面瘫脸卷王张晗也好奇道: “能被派来接赵缉司的班,据说还戴着个面具,好生古怪。” 马阎端坐石凳上,闭目等待。 他在等那个新缉司会闹出怎样的动静,时刻准备,一旦梨花堂出事,就去驰援。 海棠和张晗则是好奇来凑热闹。 闻言睁眼开,平静道: “此人应是宫外供奉,身份未知。陛下亦不曾告知。隐藏面容倒不意外,皇室在京城外各地的影卫中,有少数供奉潜伏活动,此人既是代理,便不会常驻,为方便日后继续活动,的确该掩藏面容。” 顿了顿,他继续道: “至于目的,陛下意思明白,便是由此人来处理清流党内奸一事。你等只要配合即可。” “处理清流党?这人有这个能力么?”海棠有点不服气: “那可是要与袁立较量啊。真以为谁都是赵都安?呵,只怕这人连梨花堂那帮刺头都镇不住,到时候还要从我们这调人手。” 她有点幸灾乐祸。 张晗认真道: “既是为了肃清内奸,我等也该帮衬此人一二。海棠,不如你我去一趟梨花堂,帮他压一压场子。” 话音方落,忽然远处传来骚乱声,院子外头有马蹄声轰鸣掠过。 三人错愕,继而就见百户周仓急匆匆跑过来,大声道: “督公。那位信任缉司……他……他率领梨花堂大群精锐,倾巢出动,不知去哪里了!” 什么? 海棠与张晗面露错愕,调集整个梨花堂? 这人竟用了短短时间,就压住那群刺头,还令他们肯配合行动了? 影卫中还潜藏着这种人物吗? 怕是潜伏多年,背刺曹茂的影卫罗克敌都不如。 马阎也蓦然睁开了眼睛,掠过少许错愕,沉声道: “派人跟上,我要知道他们的动向。” …… …… 都察院的官署距离诏衙不远。 当赵都安率领四朵金花,率领梨花堂倾巢而出,抵达衙门气派的建筑群外。 立即吸引了守门吏员的注意。 身为“三司”之一,都察院在朝堂中的地位极高,与诏衙类似,皆掌控监察百官之权责。 更有独立的监狱“台狱”。 当初赵都安斗大理寺卿,就曾被关押在台狱中。 再加上,有袁立坐镇,都察院是京城中少数几个,不怎么畏惧诏衙的“活阎王”们的地方。 “各位有事?”一名吏员谨慎询问。 赵都安翻身下马,率领一群锦衣,负手淡淡道: “我乃梨花堂代理缉司,为追查朝中内奸前来,立即滚开,胆敢阻拦者,以内奸同党论处。” 说完,他脚步不停,便朝都察院内闯。 守门吏员看到一群杀气腾腾的活阎王,心知无法阻拦,扭头飞奔回去通报。 赵都安也没搭理,率众就往里走。 第(2/3)页